追寻生命激情
老杨曾经在一篇网络日志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上半生:
“我曾经沉溺于赌博,陶醉于美酒,纵情于声色,痴迷于文学,仔细思索,我并不是沉迷于这些事物本身,而是迷恋于这些事物中蕴含的激情,也许我天生不甘平庸,总想活得有点意义,但是很多激情都用错了地方,使我的人生充满坎坷,我应该追寻一种让我的生命真正奋发向上、有所作为的激情!”
老杨自以为找到生命激情是在十年前的一个晚上,一个搞策划的朋友借了两本书给老杨(具体书名现在忘了),是当时所谓的策划大师朱玉童、爱成所写,老杨越看越惊奇,发现这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行业,老杨越看越激情澎湃,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应该干这个!
“西天取经”
怀揣着这两本书的笔记,带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,老杨义无反顾地搞起了策划,时而快速消费品行业,时而医疗行业,时而电信增值行业,时而房地产行业,一晃数年,老杨自以为对策划已经了如指掌,以为策划技止此矣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老杨接触到定位创始人阿尔.里斯和杰克.特劳特所著的《定位》一书,老杨细读之下汗流浃背,发现自己头脑中“定位”的概念完全是混淆的,自己居然在“定位”都没有搞明白的情况下,多年来给N多产品和项目进行了定位。
老杨幡然醒悟,有些国内策划大师所谓的理论不过是西方营销理论的重新包装,充满了肆意发挥和自吹自擂,如果去看这些国内策划大师的著作,只能学到一些西方营销理论的皮毛,要想获得真正的原创思想,必须去看西方营销大师的原著。
从此以后,老杨踏上了阅读经典名著、向“西天取经”的旅程:
老杨接着阅读了两位定位大师的《二十二条商规》,在这本书里“定位”理论被总结成简明扼要的二十二条定律;
顺便拜读了两位大师的另一经典名著《商战》,《商战》从战略的角度探讨了商业竞争,有利于克服营销者的短视;
另一本革命性的著作《整合营销传播》宣布了传统营销传播的终结,4P转向4C,舒尔茨等人发现对于消费者而言认知大于事实,人脑是以类别和概念的形式来接受和处理信息,要想和消费者建立关系,厂商就必须整合各种形式的传播,形成一致的诉求;
在阅读营销理论书籍的同时,也看了一些广告文案方面的名著,如奥格威的《一个广告人的自白》、《奥格威谈广告》;
和温文尔雅的奥格威相比,“广告狂人”乔治.路易斯则表现得像一匹脱缰的野马,他的《大创意》和《广告的艺术》撼人心魄,成为无数创意人顶礼膜拜的对象,路易斯有一句名言:“广告是一种有毒气体,它能使你流泪,它能使你神经错乱,它能使你神魂颠倒!”老杨叹服:“叶茂中是可以学习的,因为他还是凡人,路易斯是学不会的,因为他是天才。”(顺便一提,叶茂中的《做》和《想》值得一看,他还是比较靠谱的,他只是认认真真地把西方的原创理论拿到中国来具体运用,绝不会改头换面地把别人的原创说成是自己的理论);
当然作为一个营销策划人,科特勒的《营销管理》是不能不读的,可惜老杨刚买到第13版,第14版又出了,这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让老杨“啃”了整整大半年;
老杨还阅读了科特勒的另一部著作《水平营销》,相比传统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理论,水平营销更有可能产生新的产品概念和开拓新的市场;
由此引起了老杨对创造性思维的兴趣,老杨阅读了“西方创新思维之父”德.波诺的《水平思考法》和《六顶思考帽》,特别是《六顶思考帽》的“不争之道”给老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策划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一个好创意不能被客户接受,想要不经过争论而让客户接受自己的意见,《六顶思考帽》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;
2013年春节,老杨花费半个月时间“啃”完德.波诺的《严肃的创造力——运用水平思考法产生创意》,这本书总结了德.波诺25年的创造性思维研究成果,德.波诺在书中提出,创意的产生不一定要依靠灵感,可以依靠系统的方法获得,这对老杨倒是好事,不必依赖酒精的刺激或者做梦来产生灵感……
最近,老杨拜读了广告行业的祖师爷霍普金斯所著的《科学的广告》、《我的广告生涯》,发现老爷子90年前写的东西居然一点不过时,而且很有现实意义,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,找到广告的原始状态;霍普金斯强调:“广告的唯一目的是实现销售”,他的广告带有强烈的销售目的,说他是一个营销策划大师毫不为过,不像现在大多数广告公司、策划公司是为了创意而广告、为了策划而策划;霍普金斯认为,产品的销售对象是人,广告应该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的基础上,而不是像现在一些4A公司,用某个理论模型去削足适履,还自以为高深;霍普金斯相信,一切广告行为都可以通过广告效果的跟踪调查进行评估,从而找到最为合适的方案,为此,他发明了优惠劵、试用品、试销等方法,而我们很多广告人、策划人现在还在靠拍脑袋、“头脑风暴”做广告和策划……
霍普金斯让老杨陷入沉思,我们是否太重理论而轻实践,太看重过程而忽略结果,太执迷于思考而欠缺实证……
“子实”而“乘风远播”
老杨认为,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,是为了探索中国中小企业崛起之道,快速提升中小企业销量与品牌:
老杨在《华夏酒报》上发表《从“诸葛酿”酒的崛起谈地方品牌如何快速发展》一文,对“诸葛酿”酒的“反向营销”进行了分析和总结;
老杨写作《从茂德公香辣酱看“野兽派”营销》,总结茂德公香辣酱销售额一年增长数十倍的成功经验,提出了“野兽派”营销概念和“三猛”战术,以期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借鉴;
老杨作为主要策划人员,全程参与了“帮你回家——寻找2009名无钱回家的民工兄弟”大型公益营销活动,活动在全国特别是广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南方都市报评论为:“很符合‘把100万的广告做得像1000万’的广告专业追求”;
老杨针对“亮豹”墙面漆被混淆成乳胶漆的状况,进行产品概念创新,开创“隔离漆”新品类,对品牌重新进行“包装”,将一个“乡镇企业”品牌打造出国际品牌的感觉,为企业获得天使投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老杨将营销策划公司取名为“木易杨”(杨,从木从昜,“昜”意为“播散”,“杨”是“一种子实可以乘风远播的树木”),就是希望自己和公司能像“杨”那样,“子实”而“乘风远播”……